市城市管理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深入,党组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领导班子成员深度融合不够、干事动力不足,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实际利用外资5326万美元、同比增长21.2%。一期占地9.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的绿冶钢铁小镇项目,已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10月交付使用。
说起护城河,家住河边的李秀梅老人勾起了一段回忆。专业人士给岚山的城改算了一笔账———初步测算,完成34个城中村改造,区财政将倒挂15亿元西陈疃三村党支部书记许传收介绍,2018年,石灰窑、杨家山子、城顶前、高家官庄4个村860户整体搬迁,拆迁协议签订率达到100%,这其中派出所功不可没。陈疃镇位于日照水库北岸,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蓝莓之乡,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2019年4月份,村民许某因为大货车卸货问题与夏某发生争吵、撕扯,致不同程度受伤。
投入使用以来,已经调解案件69起,当事人满意率100%。警司联调筑牢平安基石有困难找民警,是不少居民遇事时最先想到的依靠,但是面对基层警力掣肘的问题,如何让民警从非警务警情中抽身,更好地服务群众,是基层派出所面临的难题之一。作为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日照特色产品,服务乡村振兴打造的全省首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宣传平台,展馆分为日照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和正在培育地理标志商标的日照市特色产品两个展区,共有地理标志产品30个,特色产品200余种,涵盖了全市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特色,也是全省第一家地理标志商标展馆。
是展示日照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渠道,能了解到日照的人文地理和地方特色,非常棒要让日照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得出来、销得出去、卖得上价。2002年,我市注册了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日照绿茶,目前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地标品牌,成为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目前全市已成功注册莒县丹参等34件地理标志商标,但大部分地标还处在闲、散、睡状态,而那些外地游客来日照寻找当地特色产品时,又无处可寻。是展示日照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渠道,能了解到日照的人文地理和地方特色,非常棒。
将培育品牌和产品基地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将政府、部门、协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个板块连成线,形成紧密衔接的链条,立足职能齐发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地理标志商标展馆模式搭建商标富农平台本报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窦文煜 陈刚手机扫一下二维码,日照绿茶、五莲樱桃、日照蓝莓、莒县丹参等各色日照农产品介绍,应有尽有。
对于宣传日照地理标志商标特色产品,辐射、带动地理标志产品提档升级,培育更多的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业特色产品品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来展馆考察调研后,也给予了极高评价,‘小窗口,大平台。如今,通过地理标志商标已经带动起更多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产业化:东港区西湖镇黑木耳种植协会已授权2家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0户农户使用日照黑木耳地理标志商标,涉及农户5600户,年产黑木耳1500余吨,产值近亿元。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万辉介绍,通过展示日照特色产品,可以辐射和带动地标产品提档升级,扩大销售面,通过打造联合宣传推广平台,也能带动和培育出更多地标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是响应市委、市政府旅游富市号召,为旅游环节丰富购的元素。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侯佃晓介绍说,市市场监管局将立足实际不断创新举措,真正把展馆做大、做强、做长远,把地标产品培育成日照旅游的金字招牌。日照市境内的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均可免费进馆展示,游客免费进馆参观。为了让外地游客买到货真价实的日照特产,市市场监管局主动创新方式方法,建设了地理标志商标展馆,集中展示日照地标文化,大力推介日照特色产品,让地理标志商标用起来、活起来的同时,农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这一全省首创的创新模式,全方位、立体化、多形式地将日照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一一展示,涵盖了我市地理标志商标的发展历程、产品特色,成为日照地理标志的商标资料库。
省市场监管局也以地理标志商标展馆为观摩点,先后召开了全省消费维权现场会和食安山东品牌建设现场会,在全省推广日照经验。作为日照当地人,还不知道日照有这么多特产。
坐落于东夷小镇的日照市地理标志商标展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红打卡地。自2018年5月1日开馆以来,展馆已累计接待参观游客100万人次。
作为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日照特色产品,服务乡村振兴打造的全省首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宣传平台,展馆分为日照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和正在培育地理标志商标的日照市特色产品两个展区,共有地理标志产品30个,特色产品200余种,涵盖了全市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特色,也是全省第一家地理标志商标展馆截至目前,全市打掉黑恶组织、集团、团伙75个,破获各类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389起,查扣涉黑涉恶资产9.94亿元,专项斗争战果明显。市、区县两级扫黑办、纪委监委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同志和政法干警等1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班为期两天,主要采用现场授课和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旨在进一步提高扫黑除恶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赢得全年工作主动,为夺取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奠定基础。(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莹)。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相关问题解析、黑恶势力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审理思路及认定方法、黑恶势力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解析。
自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连续作战,取得了显著成绩。主流日照讯1月14日,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班开班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当前严峻形势,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起新一轮猛烈攻势,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取得更大成效,为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后召开全市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张培林参加分会场会议并讲话。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九亮)。张培林强调,2019年,各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部署要求,打击、治理、防范多措并举,向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起猛烈攻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流日照讯1月14日,全国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市组织在日照分会场收看培训班为期两天,主要采用现场授课和集中研讨等方式进行,旨在进一步提高扫黑除恶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赢得全年工作主动,为夺取专项斗争全面胜利奠定基础。主要授课内容包括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相关问题解析、黑恶势力案件法律适用问题、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审理思路及认定方法、黑恶势力犯罪司法认定疑难问题解析。自中央部署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连续作战,取得了显著成绩。
截至目前,全市打掉黑恶组织、集团、团伙75个,破获各类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389起,查扣涉黑涉恶资产9.94亿元,专项斗争战果明显。市、区县两级扫黑办、纪委监委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负责同志和政法干警等18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莹)。主流日照讯1月14日,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班开班
四横是在面上覆盖全市10332个党组织,222409名党员,针对不同党员特点和情况,横向分为四个维度,分别进行精准指导。虽然成果丰硕,但却仍有不足:学习浅表化碎片化,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系统学习不够,工作推进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
全市坚持建立问题查摆双把关、双提醒、双检查工作机制,通过深查细纠,共查摆市级部门单位班子问题1800余条,领导干部个人问题3200余条。收官不收兵,永远在路上。通过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日照各部门坚持敞开大门查找不足,通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座谈走访等方式,收集汇总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日常工作中,通过调研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分别选择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探索乡村振兴等课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到基层调研。
坚持四个突出,用真抓实干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只有不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让日照各级各部门将主题教育贯穿在工作始终,成效也真正体现在了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为民行动中。
革命无止境,初心要笃行。市委及各区县委结合实际共举办9期读书班,覆盖全市1200多名县处级干部。
在主题教育评估工作中,面向全市各界发出主题教育测评票1377份,评价好1368票,占99.3%,委托第三方电话随机调查4.9万名基层党员群众,满意率达98.2%。推进主题教育过程中,日照把省里九项专项整治作为整改落实头号工程,对照九项任务逐一制订《工作方案》,把解决营商环境不优问题列为我市自选动作,形成9+1专项整治框架体系,由市委办公室、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6个部门牵头,47个部门单位参与,真刀真枪解决突出问题。